“她”,被称作上海西区最有情调的马路
北起华山路,南至淮海中路,兴国路是长宁和徐汇两区的界路之一。同时,这里也被称为上海西区最有情调的马路之一。
兴国路,原名“雷上达路”,位于上海市中心两条著名的马路之间。在周边霓虹闪烁、人群喧涌、一派繁华的背景下,这里依然宁静超脱。
这里和泰安路一样,过去曾是“洛云浜”的浜址。河道的拥挤、支流的污秽不堪,这些历史的痕迹在今天的兴国路,你丝毫察觉不到。
▌关于“洛云浜”
苏州河自西向东流经上海市区境北缘,境内的河道均属吴淞江的支流。19世纪末,区干河有法华浜、东上澳塘、西上澳塘和新泾港,以及它们的支流。现在江苏路、华山路附近的一些马路,比如东诸安浜路、西诸安浜路、曹家堰路等等,就是上世纪初一直到50年代,填埋筑路形成的。
兴国路非常安静,只要随意钻进一条路旁小弄堂,噪音就被隔绝在身后。沿路两侧绿树成行,北段尤为幽静。
兴国路北端的所有故事,似乎都为一个名字存在:“兴国宾馆”。兴国宾馆是上海市区花园宾馆之一,与西郊宾馆、瑞金宾馆齐名。
对于大多数上海人而言,这里依然是一个有些神秘的地方。不单单是因为,毛泽东和江青曾在50年代时,在一号楼内居住;而今的八号楼,亦是上海市领导人,会晤重要外宾的最高规格接待场所之一。
俯瞰兴国宾馆
兴国路72号大院内有三幢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:兴国宾馆1、2、6号楼。这三幢风格各异的欧式别墅建筑,是兴国路72号大院内13幢别墅建筑的一部分。
— 兴国宾馆1号楼
兴国宾馆1号楼是1935年太古洋行大班Swire在此建造的公寓,英国帕拉迪奥式皇家古典建筑。当年,1号楼的主人Swire立意要将这一建筑建成雷上达路,乃至上海市的一个醒目景观。
— 兴国宾馆2号楼
兴国宾馆2号楼是英国维多利亚滨海建筑风格,假三层砖木结构花园住宅。整座建筑显得豪华、生动。
— 兴国宾馆6号楼
兴国宾馆6号楼,平面设计自由,不拘一格。主建筑南立面开设大面积玻璃窗,屋面做成跌坡型,山墙檐口曲折,层次丰富。
兴国路324号,是赵祖康旧居。赵祖康是松江人,公路工程与市政工程专家,30年代毕业于康奈尔大学,有“道路大王”之称。
在本世纪30年代初,赵参与了中国公路的创建事业,先后任国府公路总局处长,局长,上海市工务局局长。
兴国路324号
这一段的兴国路上应该还有一处有故事的老房子,沦陷时期,上海伪政府财政部顾问、冈田酉次的家,就在当年的“雷上达路”上。
此外,当年伪政权的上海市市长周佛海,曾在这里“金屋藏娇”。有一段时间,筱玲红就藏身于此。但因为现有资料记述不详,已经很难知晓提到的这处地址在哪里。
兴国路上悠久的历史建筑、不凡的名人往事和美丽的梧桐树,形成其独特的安静气质。逛这样的马路,不仅可以感受这个城市的历史沉淀,也能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。
兴国路湖南路路口,有座小花园。午后,在公园里坐坐,周围没有高楼的压抑,不高的树木之间露出天空。
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,兴国路上还有着充满创意的餐厅。在惬意的环境中,享受一次美食,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。
来源丨看看新闻、网络
编辑丨长宁区新闻宣传中心 高琴、孔建宏